淺析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障礙綜合干預體系研究
作者:時間:2011-01-24 09:47:15 來源:www.6scc.cn 閱讀次數:1238次 ]
論文摘要: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障礙表現為輕微心理失調、輕度心理疾病和嚴重精神疾病三種情形,自我認知偏差和家庭貧困是其主要原因。本文構建了物質保障為基礎與能力干預為核心的心理障礙綜合千預體系,在實踐中應協調物質保障和能力千預的關系,并突出主動干預的作用。
近年來,我國高職教育發展迅速,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02008年,全國共有高職高專院校1168所,在校生近880萬人,占全日制普通高校本專科在校生的47 %。在2009年611萬應屆高校畢業生中,高職學生有近300萬。而高職院心理健康工作尚待加強,與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既有共性,同時也表現出一定的獨特性。認真分析高職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和存在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和完善心理障礙綜合干預體系,具有積極意義。
一、商職院大學生心理障礙的主要表現及原因分析
心理障礙((mental disorder),是指個體無法有效地按社會規范或適宜的方式去適應環境要求,從而表現出心理活動的一種異常狀態。根據本課題組對南京兩所高職院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分析,高職院大學生的心理障礙主要表現為:①有輕微心理失調。如情緒波動大,自卑煩惱,由過分緊張、焦慮而引起學習困難等。②有輕度心理疾病。如神經衰弱、社交恐怖、緊張焦慮、強迫、抑郁、神經性厭食,或由人際危機、情感危機、學習危機引起輕生念頭等。③嚴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癥、精神幼稚病(低能),情感性精神病乃至變態人格等。這種心理障礙已無法從事正常的學習和活動,需住院或長期治療。從所占比例看,第一類數量居多。不少大學生誤認為只是心情不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但是這種情形不僅構成對心理健康的嚴重威脅,而且潛伏著進一步惡化的危險。第三類數量較少,需要借助藥物治療。我們僅接觸到一例,已經辦理休學。
大學生的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是學生、家庭、教育和社會等諸多因素影響造成的。而高職院大學生產生心理障礙的主要原因,突出地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自我認知出現偏差。不少學生認為就讀高職學院低人一等,產生壓抑、苦悶、困惑等心理,進而貶低自己的學習能力、工作能力等,將來就業時也注定成為一線操作技術工人。他們校園生活中精神萎靡不振、缺少青年人應有朝氣和活力,對學習生活無興趣,還伴有不滿的牢騷,甚至有不少大學生直接給院領導寫信,建議把校名中的“職業技術”四個字去掉。學生的這種心理一方面是由于客觀實際與自我意識中的理想差距大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國家對職業教育宣傳不夠而讓大學生產生認知上的偏差。如不及時調適宣泄,長期壓抑,勢必影響學生的學業和身心健康,形成某種程度的心理障礙。 會計職稱論文發表
二是家庭貧困導致心理障礙。近年來,高校收費標準逐年攀升,一些高校的熱門專業或者民辦本科院校的學費每學年已達萬元,高職院校也在4000一6000元,再加上住宿費、生活費等,大學生一般每年需要花費8000元到15000元。這對于一般低收人家庭、農村家庭和城市下崗職工家庭來說,是無法承擔的,致使貧困生隊伍越來越大。在高職院校,不少高考分數已經超過民辦三本錄取分數線的考生選擇到高職院就讀,主要是因為家庭貧困無力支付民辦三本高昂的學費。而這些貧困大學生也是心理障礙高發群體。我們調查中發現,在校貧困大學生中存在心理障礙占在校貧困大學生總數的47 %,問題相當嚴重,是幫扶的重點人群。
二、高職院大學生心理障礙干預對策分析
高職院大學生心理障礙綜合干預體系是根據高職生的特點和不同心理健康水平所采用的靈活多樣的工作方式,是由多維系統的干預途徑、多樣滲透的干預方法、豐富全面的干預內容、眾多的機構和嚴格的責任制度等五要素組成的完整系統。這個系統是針對高職院大學生最易產生心理障礙的兩個原因而設計的,由物質保障和能力干預有機組成。其中,能力干預是核心,化解由自我認知偏差而產生的心理障礙;物質保障是基礎,解決貧困生的后顧之憂。(圖1)
(一)保障系統
貧困家庭學生群體最先遇到的問題、也是最嚴重的問題是心理上和經濟上的雙重壓力。一些經濟困難學生與人交往時總是心存芥蒂,常常回避社交活動,因而養成了獨來獨往的性格,很少與同學們接觸,更不愿在公共場合露面;一些經濟困難學生不善于調節自己的情緒,與同學相處難以掌握分寸,心理過于敏感,給人一種難以接近的感覺。在人際交往中大多比較被動、封閉和挑剔,不愛交際,不愿參加集體組織的活動,也不愿參加需要經濟上有投人的活動,慢慢形成退避所有活動的不良行為模式,這在無形中限制了他們的交往范圍,影響了人際交往的正常進行,從而導致了人際交往能力相對較差。因此在保障系統中,除了通過提供助學貸款等方式免除學生的經濟壓力,還應及時通過心理干預,緩解貧困生的心理壓力。
由心理輔導中心實施的包括心理評估、團體咨詢、個別咨詢、心理治療為方法的解決貧困大學生各種心理障礙問題的心理干預途徑。心理評估是通過實驗、觀察、測量等方法評價大學生心理發展問題和補救問題的種類和程度,為心理咨詢與治療提供參考依據的臨床干預基礎工作。團體咨詢、個別咨詢和心理治療既是解決學生發展問題又是解決補救問題的有效方法,是心理輔導中心的核心工作。 (二)教育系統
教育系統是能力干預的核心,也是整個心理障礙干預體系中涉及內容最廣泛、歷時最長、由眾多機構共同完成的部分。包括專業學習、專業前沿講座、社會實踐和自主學習。專業學習是指由教務處和學生所在系、部共同完成,通過學習專業知識與技術,為將來實習與就業打好基礎。專業學習和專業前沿講座使其貧困生能夠明確學習目標、增強學習動機、掌握學習方法、適應學習環境和提高學習效率。自主教育是指學生在由圖書館提供的書籍和閱讀場所條件下的讀書活動和學生會舉辦的各類社團活動,從而掌握課堂教學以外的更多知識和技能。社會實踐是由團委實施的內容包括社會生活體驗、社會調查和社會服務等活動,如何認識社會、適應社會是大學生必須解決的一個課題,完成大學學業不僅是掌握理論知識,而且也包括理論知識如何在社會實踐中的運用。通過深人了解社會、體驗人生來彌補缺乏挫折教育和實踐鍛煉的不足。學校要設立相應的勤工助學崗位,組織貧困家庭學生通過勤工助學獲得一定的資助報酬。通過勤工助學,學生不僅僅得到一定的物質收獲,更重要的目的是鍛煉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針對各種校內外的勤工助學崗位,定期舉辦各種培訓,如公文的書寫,到日常事務的處理等。學校要積極開發閱報亭、文印社、禮品屋等校內勤工助學實體,幫助一批學生通過自主經營,獨立解決經濟問題,成為自立典型。而不僅僅是打掃機房衛生等低技術含量的崗位。
(三)激勵系統 計算機論文發表網
在做好物質保障的條件下,必須做好能力上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6scc.cn)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