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考試制度;弊端;再構建
隨著素質教育觀念的深入,教學內容、招生制度、質量評價標準等改革的推進,加大高校考試制度改革的力度,在傳統考試的基礎上構建一個科學的考試與評價體系,實現從單一考試到多元考試評價的躍升,既是高校貫徹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
考試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命題原則、試題類型、考試形式等評價體系都會對學生形成制約,如學習方向的把握、學習方法的選擇、實踐、創新能力的發展等。考試除了考核學生的知識水平外,還能夠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發現教學過程中的不足,為改進教學,因材施教提供依據。然而,我國地方院校的考試現狀,依然存在諸多弊端,主要表現在:
(1)考試目的功利化。通過對考試提供的材料、數據進行全面的定性、定量分析,實現以考促教、以考促學、以考促管的反饋調控功能是考試的真正目的。現在 的考試卻已經異化為一門課程的終結,成了學業成績評定的手段,進而成了評優、推薦、畢業、保研的重要依據。從根本上忽略了考與學、考與教、考與人才培養規 格之間的關系。
(2)考試內容教材化。考試內容以教材為主,過于狹窄、片面。重視書本知識、基本理論和記憶能力的考核,輕實踐能力的運用,忽視了學生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導致了學生的學習內容、考試導向錯位,培養出來的學生模式化,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3)考試方法模式化。考試仍采用閉卷為主,開卷為輔的傳統模式。這種考試形式主要考查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片面強調了記憶的重要性,忽視了學生 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和個性的發展。“重考試、輕考查”,“重期末、輕平時”,這種現象在大學生中還比較普遍。平時松松垮垮,期末疲 于應付,難以真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考試題型標準化。多年來考試題型幾乎固定不變,綜合性論述、案例分析、實驗操作等主 觀性試題所占比例較低,而填空、名詞解釋、選擇判斷等客觀性試題所占的比例偏高。年年考,屆屆考,師生的思維都形成了定式。更有些教師熱衷于“一不做”, (第一職業不好好的做)“二不休”(第二職業全心投入)考前還會將考試重點化,試題商品化。考試命題根本無科學性可言,難以準確評價學生的實際水平,也難 以正確發揮考試的導向作用,嚴重阻礙了考試和教學目標的實現。
(5)考試評價分數化。分數仍然是考核學生學業成績的唯一標準,“背多分”是 大學生對現行考試的評價。爭高分或保畢業仍舊是不少大學生學習的動力。死記硬背爭取高分的有之,四處活動找人說情的有之,分錢交易換高分的也有之,唯60 分萬歲的更是大有人在,出現了“高分低能”和“低分高能”的非正常現象。
地方院校肩負著培養實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務,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 創新精神為重點。伴隨著質量工程的全面啟動,各院校要結合自身的人才培養目標,運用教學改革的機制和作用,推進考試制度的改革。通過構建新的考試制度,進 一步端正考風,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激發學生去質疑,去批判,去創新。
第一,考試內容的改革。建立與社會、經濟發 展相適應的課程體系,是高校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要堅持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實現從注重知識傳授向重視能力培養的轉變。專 業教育是人才成長的重要門戶和橋梁,學生的培養要有專業,但高等教育的本質和核心是人的全面發展。這是我國近年來抓素質教育的目的所在,也是國際一流大學 的重要特征。地方院校在新形勢下,應圍繞培養目標的需要,及時整合教學內容,優化課程設置。考試內容也應體現基礎與專業、理論與實踐、知識與能力三個基本 要求,從考核學生儲備知識的能力轉向考核學生搜集信息及創造性地加工信息的能力。進一步拓寬考試的范圍,減少客觀題的比重,增加闡釋分析論述的比例,特別 是操作和實踐的內容,全方位地考查學生的知識水平、綜合分析和實踐、創新的能力。
第二,考試命題的改革。考試要擴大命題內涵,建立電子試 題庫,徹底打破“自教自考”或“考教一體”的模式,嚴格實行教考分離。具體操作辦法是建立三級管理制度,即由學校教學管理部門統一部署,院系級教學管理部 門督促落實,各教研室根據教學大綱和專業培養計劃制定考試大綱,建立各門課程的電子試題庫。題庫的建立應遵循三個原則,試卷的信度、效度和難度綜合檢測的 原則,試題的獨立性與整體性相統一的原則,知識與能力相結合的原則。根據試題的難易度分檔管理,一套試題應由易、中、難(4:4:2)三部分組成,期末考 試卷由教務部門從試題庫中隨機抽取。電子試題庫的建立使得教考分離,不僅保證了試題的高質量,還防止了考前漏題的現象。既有效地促進了教學水平的提高,又 讓那些偷懶的學生無可乘之機。學生的考試成績可以檢驗試卷的科學性,通過對多次考試分析、評價和反饋,不斷總結經驗,然后調整試題庫,以適應教學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第三,考試模式的改革。國外大學考試的形式是多樣的,如無人監考考試、階段測試、口頭演示、專題討論、實驗綜述、同學評價、調研報告、論文、 答辯等,至少有二十種以上。但每一種形式都有與之配套的措施做后盾,以保證整個考試的有效性。這對我國地方院校的考試制度改革很有啟發,根據不同課程的性 質、內容、特點和選修的人數,分別采取閉卷、開卷、半開卷、口試、操作以及撰寫小論文等考核方式,甚至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考試方式。考核學生的基本知識、 基礎理論,宜采用閉卷方式,考核學生的創造和綜合能力,可采用開卷形式;考核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可通過實驗和實踐的方式來進行;部分課程還可以采用口試 的方法。更可以根據需要,將各種考試方式綜合起來使用。但是無論采用哪種考試模式,都需要建立相關的配套機制,以確保考試的信度和效度。
第四,考試評價的改革。建立科學、公正的測評體系是考試制度改革的目的和歸宿。也只有完善的考試評價體系,才能充分發揮其判斷、導向、咨詢功能;才能建立科學的數據統計機制,促進教育評 價科學化、規范化,推動教育改革的深化。考試評價體系必須對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做出全面的綜合評價,考試成績除了采用記分、記等(甲、乙、丙、丁) 外,還要加大學生實踐操作和創造能力的考核比重,如有獨到見解的實驗報告、論文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的培養,鼓勵學生積極創新。
要 重視平時成績的作用,提高平時分數的比例,平時成績比例一般以占總分數的30%~50%為宜。平時考試要根據學科的不同特點,選擇不同的方式。課內外考評 相結合的形式是行之有效的。課堂上以提問、討論、演示、作業等形式為主。課堂下以課程內容綜述、課程設計、小論文寫作、專題報告、實驗操作、參觀調研等形 式為主,然后再輔之單元小測驗、考勤等,對學生課程成績(學分)進行綜合評定,而不是期末考試“一卷定終身”。加強平時成績的考核,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 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和實踐能力,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形成與發展,從而有利于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6scc.cn)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淺議高校和諧校園文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