臏骨爪及改良張力帶鋼絲治療臏骨骨折比較
【摘要】 目的:探討髕骨爪及改良張力帶鋼絲治療臏骨骨折適應證及療效的比較。方法:回顧分析2001年6月至2008年9月住院治療臏骨骨折52例,其中改良根治張力帶鋼絲組32例,臏骨爪組20例。結果:張力帶鋼絲組 32 例,優20例,良10例,差2 例,優良率 93 %;臏骨爪組20例,優15例,良5例,優良率100 %。結論:臏骨爪適合各類型臏骨骨折,優良率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臏骨爪;改良張力帶鋼絲;臏骨骨折;粉碎性骨折
臏骨骨折是一種常見骨折,治療以手術為主,手術方法也很多,張力帶鋼絲內固定是一種成熟的方法,操作簡單,療效可靠,臏骨爪治療適用范圍廣,療效滿意。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組52例,男38例,女14例,年齡 16~67 歲。粉碎性骨折19例,縱形骨折3例,橫行骨折24例,其余6例為臏骨下緣撕脫性骨折;臏骨爪治療20例,張力帶鋼絲治療32例。
1.2 治療方法
(1)改良張力帶鋼絲內固定:本組32例,9例粉碎性骨折,18例橫形骨折,2例縱形骨折,3 例臏骨下緣撕脫性骨折。臏骨前縱形切口,逐層顯露,清理骨折間及關節腔內血腫,復位并用巾鉗固定平整平行打入兩枚克氏針,自臏鍵兩側穿出,用鋼絲“ 8”字形圍繞克氏針張力帶固定,修復臏前斷裂組織,術后不用外固定,3 d后練習膝關節伸屈活動。 (2)臏骨爪治療臏骨骨折:本組20例,10例為粉碎性骨折,6 例橫形骨折,1例縱形骨折,3例臏骨下緣撕脫性骨折。取臏前弧形切口,顯露骨折斷端,清理血腫,復位用巾鉗暫時固定。部分嚴重骨折片用克氏針橫向或縱向臨時固定,檢查關節面平整,選擇適合型號的臏骨爪放入0~5 ℃鹽水中,用鉗子把臏骨爪的五個功能爪展開,用剪刀把預計放置五個功能瓜的臏骨上下緣的股四頭肌和臏骨韌帶劈開,再用3~5枚克氏針標記在劈開的肌鍵和韌帶縫隙當中,將五個功能爪沿克氏針自上而下安放,45 ℃左右溫鹽水中熱敷,10 min左右使臏骨爪恢復固有形態,檢查固定的可靠性,逐層縫合,據骨折的粉碎程度行術后處理,必要時行石膏外固定2周左右,術后3 d行股四頭肌主動鍛煉,7 d后床上主動練習膝關節伸屈活動,術后2周可用拐下床。
1.3 療效判定標準 英文論文發表
按陸裕補等[1]臏骨骨折療效依據骨折復位,骨折愈合,膝關節活動,行動學做標準評定。優:骨折解剖復位,早期愈合,膝關節活動靈活。良:骨折復位可,愈合可,膝關節活動稍受限。差:骨折功能復位,愈合延遲,膝關節活動受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科學論文發表
2 結果
52例均獲隨訪,隨訪時間5~15個月,平均10個月,骨折平均愈合時間3個月。改良張力帶鋼絲固定32例,優20例,良10例,差2例,優良率93 %;臏骨爪20例,優15例,良5例,優良率100 %。 兩組優良率比較,χ2=0.16,P>0.05,說明兩組療效相當,均是治療臏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且兩組術后均無并發癥及不良反應。
3 討論
臏骨骨折是一種常見骨折,常伴有伸肌裝置斷裂,造成骨折端明顯移位,當臏骨關節面不平整程度達2~3 mm,可能導致創傷性臏骨關節面的發生, 所以需關節內固定,需解剖復位,內固定的目的是維持關節面的平整,重建伸膝裝置,保證膝關節早期康復鍛煉[2]。
除無移位或無明顯移位的臏骨骨折,大多需要手術治療,臨床上方法有鋼絲環扎、克氏針張力帶鋼絲內固定術、改良張力帶鋼絲固定、臏骨爪等,其中改良張力帶、臏骨爪已成為當前治療臏骨骨折的主流。改良張力帶鋼絲內固定術符合張力帶治療的原則,內固定術后無需外固定,可早期活動,但存在克氏針刺激周圍軟組織,影響膝關節伸屈,鋼絲或克氏針滑脫等缺點[3]。臏骨爪為記憶合金,獨特的記憶功能,形成持續的向心合抱力使骨折端有足夠的穩定性,操作簡單,對周圍軟組織無刺激作用,且療效滿意,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教育核心期刊論文發表
[1] 陸裕補,徐來堂. 部分切除術后的髕骨橫斷及一端粉碎骨折的遠期療效[J].中華骨科雜志,1985,5:280-281.
[2] 林源,王進軍,曲鐵兵. 空心釘及張力帶鋼絲治療髕骨體部橫形骨折[J].中華骨科雜志,2005,25(1):12-13.
[3] 于錫棟,苗冬濱,李強,等.不同手術方法治療髕骨骨折比較[J].中外醫療,2009,(15):27.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6scc.cn)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