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更為科學有效的產科護理工作方法,提高產婦家屬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方法:將200例初產婦的家屬隨機分為對照組和
觀察組各100例。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模式對入院產婦進行護理,干預組采用傳統護理模式的同時,讓病人及家屬參與護理工作的制定和執行
。結果:對病情了解、心理護理、產嬰的安全舒適、護理目標實現、對護士的滿意率干預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均P<0.05),而產婦修養
環境、基礎護理、醫療費用滿意度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住院產婦家屬參與護理計劃,滿足了產婦家屬的知情同意權和選擇決策權
,增進了產婦家屬對護理工作的理解,提高了產婦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防止或減少了醫療糾紛的發生。
【關鍵詞】 產婦家屬;參與;護理計劃
為了提高產婦及產婦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使護患關系更為融洽,使產科護理工作方法更加有效科學,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09年7月在產
科開展產婦家屬參與護理計劃工作,效果較好,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選擇 藥學論文發表
按照知情同意的原則,選擇我院愿意接受此項研究的初產婦家屬212人,研究者向研究對象解釋研究目的、過程和研究過程中所采取的保
密措施,允許研究對象有權利拒絕參加本研究或是在中途任意時候退出,且不會對其治療造成任何不良影響,最終有200人參加此項研究。將
200例初產婦的家屬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0例。
1.2 研究方法
產婦入院后先填寫基本情況調查表,包括初產婦年齡、文化程度、經濟狀況。對照組產婦入院后由責任護士評估產婦情況,搜集其主、
客觀資料,確立護理問題和措施。產婦家屬不參與護理目標的制定和措施的落實,只是被動接受,護理效果由護士進行評價和調整。干預組
護士將搜集到的主、客觀資料與產婦家屬核實后,護士與產婦及其家屬共同討論,依據產婦的健康狀況、自理能力、康復期望等確定其現存
的健康問題,制定護理目標、護理措施,護理計劃單由護士、產婦家屬各執一份,供雙方共同督促措施的落實,不斷評價護理效果,及時修
訂護理計劃。出院時兩組病人均再由家屬填寫對護理狀況滿意度調查表,內容共九項,包括產婦修養環境、對病情了解、基礎護理、心理護
理、產嬰安全舒適、護理目標實現、母乳喂養方法、醫療費用和對護士的滿意情況等[1]。
1.3 評價方法 研究生論文發表
采用征詢產婦及家屬意見法,評價兩組產婦家屬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滿意度有4個選項:(1)“滿意”為100分,(2)“比較滿意”為
75分,(3)“一般”為50分,(4)“不滿意”為25分,(5)“ 極差”為0 分。問卷調查制定了相應的詢問標準、判斷標準,為匿名調查
表,調查表由專人收集。
1.4.3 統計學方法
結果采用均值與標準差(x±s)表示。干預組與對照組各指標的比較采用t檢驗,用SAS軟件進行分析。
2 結果
參加本次研究的200名初產婦的一般資料見表1,對照組與干預組的年齡、文化程度、經濟狀況比較,兩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表1 兩組產婦基本情況比較(略)
兩組病人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見表2。干預組9項內容總平均得分為95.46±11.12,對照組平均得分為90.43±10.45。其中對病情
了解、心理護理、產嬰的安全舒適、護理目標實現、對護士的滿意率干預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均P<0.05),說明干預有效果,而產婦修
養環境、基礎護理、醫療費用滿意度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病人家屬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略)
3 討論法學論文發表
產婦家屬參與護理計劃工作此方法適合產科護理工作特點,現在產科均采用母嬰同室管理。產婦嬰兒一切治療護理、生活照顧均由責任
護士完成。產婦家屬對產婦、嬰兒特別重視,在某些小問題上對護士不滿意,抹煞所有護理工作。一直以來,受傳統觀念影響,護理對象定
位存在偏差,在人們意識中認為,護士服務對象是病人,照顧病人是護士職責,忽視家屬的情緒變化及心理需求,所以造成家屬對我們護理
工作的誤解。產婦家屬對親人突然住院以及不適應產生焦慮,此時家屬情感和意志變得脆弱,自控能力下降,這些不良心理反應將影響家屬
與我們工作配合,對我們工作產生不滿意和影響產婦康復[2]。因此,產婦家屬參與護理計劃制定,可使產婦消除焦慮[3],增加安全感,可
順利配合治療和護理,同時也是將護理關懷融入到護理工作中的一種新的嘗試,實踐也證明了將病人在整體護理中感受的關懷越深,其對護理
的滿意度就越高的理念。
家屬參與護理計劃改變了被動接受護理的局面,使家屬有機會對產婦健康問題進行決策,并能針對家屬需求制定合理護理計劃,使產婦
家屬對本計劃各項護理工作與傳統方法相比滿意率有顯著提高。例如,我們制定的護理計劃中,護士每天幫助病人會陰擦洗、嬰兒洗澡、更
換尿布等,并每天抽一定時間與家屬進行交流,及時了解產婦及家屬的想法,并使產婦及家屬對我們的工作充分理解肯定,確信他們的親人
會得到很好的照顧,從而提高家屬對我們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家屬在產嬰的治療、護理、康復中起重要作用,知道要努力的方向、配合方法
,有利于促進康復。加強了護士與家屬的溝通合作,建立雙方平等、互動、相互合作的交往關系。護士應理解家屬的要求和行為,尊重家屬
權利,告知家屬進行各項護理活動的實施原因和方法,使護理工作公開化,讓家屬參與護理過程,是滿足家屬知情同意權和選擇決策權的有
效途徑[4]。
【參考文獻】
[1] 王冰,關雪,關秀敏.手術前的病人心理護理[J].中外健康文獻(醫藥衛生版),2007,4(2):121-122.
[2] 來小彬,鄭休霞,公玉花.低齡妊娠婦女孕期心理健康狀態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雜志,2006,21(6):799-801.
[3] 譚顯敏.產后會陰裂傷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09,6(9):74.
[4] 陳顯寧,高若賢,王海英.病人和/或家屬參與護理計劃工作的應用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4,19(3):3-5.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6scc.cn)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