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治療耳鳴
【摘要】 目的:探討針刺治療耳鳴30例的療效。方法:采用針刺方法治療,10次為一個療程。結果:30例患者中,痊愈23例,占76.7%;好轉6例,占20.0%;無效1例,占3.3%。總有效率為96.7%。結論:針刺治療耳鳴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 耳鳴:針刺治療
耳鳴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是在無任何外界刺激時耳中自覺鳴響,如聞潮聲,或如蟬鳴、嗡嗡聲、汽笛聲等,它可為多種疾病所誘發的癥候之一。再鳴病因往往不清,治療上也比較棘手。中醫認為耳鳴有虛、有實,實證多為肝膽火盛,上擾清竅;虛證多為肝腎陰虛,肝陽上擾所致。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30例患者均為門診病例,男11例,女19例。病程最短2天,最長2個月。雙側耳鳴8例,單側22例。
1.2 治療方法新聞論文發表
1.2.1 取穴 主穴取上耳根穴、耳門、聽宮、聽會、翳風、合谷。配穴:外感風熱配風池;肝膽火盛配太沖、丘墟;痰火郁結配豐隆;脾胃虛弱配胃俞、足三里;腎虛配腎俞、太溪。
1.2.2 針刺操作 患者取坐位,常規消毒,用28號1.5~2寸毫針,取患者患側上耳根穴,沿耳門穴透刺聽宮、聽會,再刺翳風、合谷。中等刺激,得氣后,虛證用補法,實證用瀉法,留針30分鐘。10次一療程,隔3天進行第二療程。
1.3 療效標準 痊愈:耳鳴癥狀完全消失,聽力恢復正常;好轉:耳鳴癥狀消失,但偶有復發;無效:治療后癥狀無明顯改善。
2 結果
30例患者經1~3個療程治療后,痊愈23例,占76.7%;好轉6例,占20.0%;無效1例,占3.3%;總有效率為96.7%。
典型病例 患者,女,39歲,于2005年4月主訴:因感冒后左耳耳鳴反復發作半年余,加重一周。去耳鼻喉科就診,診斷為突發性耳鳴,用西藥治療無效。現耳鳴如潮,伴煩躁易怒,舌紅暗,苔薄白,脈滑,中醫辨證為肝膽濕熱。取穴:主穴加太沖、丘墟,針刺用瀉法。針5次后,患者自覺耳鳴減輕有間歇之時,針15次,耳鳴消失,已愈。隨訪半年未發。
3 討論教師論文發表網
十二經脈均直接或間接上達于耳,故《靈樞口門》說:“耳者,宗脈之所聚也。”《靈樞·邪氣臟腑病形》亦說:“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氣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竅,其精陽氣上走于目而為睛,其別氣走于耳而為聽。”可見五臟六腑之病變都可能導致耳鳴,因足少陽膽經和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均入于耳,故取足太陽經之聽會,手太陽經聽宮,手少陽經中渚、翳風、耳門,可使針刺經氣直達病所。突發性耳鳴多因暴怒、驚恐、肝膽火盛上逆以致少陽經氣閉阻,或因外感風邪侵襲,壅遏清竅所致。翳風均有疏通少陽經氣的作用,太沖能清泄肝膽之火,取“病在上,取之下”和“盛則泄之”之意,從而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6scc.cn)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