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化鈉涂膜對放射線照射下牙釉質顯微硬度的影響
【摘要】 目的 體外研究氟化鈉涂膜對放射線照射后牙釉質顯微硬度的影響。方法 正常牙釉質標本隨機分為4組,分別是:空白組、單純照射組、涂膜組、涂膜照射組。采用MH-5型顯微硬度計測量處理前、處理后及抗齲實驗后牙釉質標本的顯微硬度,觀察牙釉質顯微硬度的變化。結果 氟化鈉涂膜具有抑制酸蝕后牙釉質顯微硬度降低的作用。單純照射組牙釉質顯微硬度值顯著低于空白組(P<0.05),而涂膜照射組牙釉質顯微硬度值顯著高于單純照射組(P<0.05)。結論 在放射線照射前于牙釉質表面涂布氟化鈉涂膜能減少釉質結構的破壞,提高其抗酸溶解性。
【關鍵詞】 放射線 氟化鈉涂膜 釉質 顯微硬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fluoride varnish on microconsistency of enamel after under irradiation in vitro. Methods Normal enamel sampl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control group, irradiation group, fluoride varnish group and fluoride varnish-irradiation group. The microconsistency of enamel surfac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after anti-caries test was measured by type MH-5 durometer. Results Fluoride varnish had an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decrease of enamel microconsistency etched with lactate buffer. The microconsistency in irradi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at in fluoride varnish-irradi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irradiation group (P<0.05). Conclusion Fluoride varnish on enamel before irradiation can effectively decrease the destruction of enamel structure and enhance the resistance acid of enamel.
KEY WORDS: X-ray irradiation; fluoride varnish; enamel; microconsistency
放射性齲齒一般是指因頭頸部惡性腫瘤接受放射治療而引發的齲齒[1],因其發展迅速、難以控制、治療困難,又被稱為“猖獗齲” ,日益受到臨床醫生的重視[2],其病因之一是放射治療對牙齒本身結構的影響。氟化鈉是目前公認最有效的防齲制劑,而氟化鈉涂膜作為一種局部應用的氟化物,在國外已廣泛使用, 并取得良好的防齲效果。近年來,國內外對氟化鈉涂膜的研究認為,氟化鈉涂膜的作用在于增強牙釉質表面的抗齲能力[3]。本實驗旨在觀察氟化鈉涂膜對放射線照射下牙釉質顯微硬度的影響,以評價氟化鈉涂膜對放射性齲的實驗室防齲效果。
1 材料與方法教學論文發表
1.1 材料
收集正畸減數拔除的年輕前磨牙,選擇完整無齲、無斑、無裂紋的牙清洗干凈。置于蒸餾水中室溫下保存,氟化鈉涂膜為柯伯脂含氟涂膜(北京鑫源恒信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產品)。
1.2 標本制備
將20個前磨牙截根保留牙冠部分,隨機分為4組,每組5個,以頰面釉質為開窗區,約4 mm×4 mm,其余區域涂一層指甲油使其完全封閉。
1.3 標本處理
本實驗采用美國瓦里安直線加速器600c(X射線),電壓6 mV,投照距離100 cm,投照野10 mm×10 mm,單純照射完成,照射劑量為30 Gy。
標本的處理方式: ①空白對照組,開窗區表面不做任何處理;②單純照射組,開窗區表面不做任何處理,直接采用30 Gy的放射線照射開窗區;③涂膜組,在開窗區表面涂上成品氟化鈉涂膜,不進行放射線照射;④涂膜照射組,先在開窗區涂上氟化鈉涂膜,再用30 Gy的放射線照射。
1.4 處理前標本顯微硬度的測定
采用MH-5型顯微硬度計(西安交通大學材料學院提供),物鏡放大倍率為×40,將標本固定于載玻片上,在壓平臺上壓平,使標本面與載玻片平行,使用維式壓頭,負荷50 g,保荷時間10 s,使其形成壓痕,以同一方法在同一釉質表面不同區域上反復測試3次,并取3次顯微硬度的平均值作為該樣本處理前牙釉質顯微硬度。
1.5 處理后標本顯微硬度的測定 職稱論文怎么發表
涂膜組釉質表面涂布氟化鈉涂膜,使其自然干燥后放入10 mL蒸餾水中,將單純照射組用30 Gy的放射線照射后放入10 mL蒸餾水中;將涂膜照射組釉質表面涂布氟化鈉涂膜后用30 Gy射線照射后放入10 mL蒸餾水中;將空白對照組釉質塊放入10 mL蒸餾水中,浸泡24 h后,用蒸餾水清洗釉質塊,分別測定每組顯微硬度值。
1.6 抗齲實驗
將處理后的涂膜組、單純照射組、涂膜照射組、空白對照組釉質塊分別放入脫礦液為0.1 mol/L乳酸中,pH調定在 4.8,將每個標本分別浸在3 mL脫礦液中37 ℃下放置24 h后,測得每一樣本開窗區牙釉質顯微硬度,然后對同一樣本在處理前、處理后、抗齲實驗后牙釉質顯微硬度的變化值進行組間比較。
1.7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統計分析軟件處理實驗數據。所得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差異顯著性檢驗用ANOVA方差分析,P<0.05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所有標本在沒有經過任何處理時,其牙釉質表面的顯微硬度值各組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四組標本按照相應的處理方式處理后,測量其牙釉質表面顯微硬度值。結果顯示氟化鈉涂膜能有效地提高牙釉質表面的顯微硬度(P<0.05),而經放射線照射的牙釉質標本其表面顯微硬度明顯降低(P<0.05)。涂膜照射組標本的牙釉質表面顯微硬度明顯高于單純照射組(P<0.05)。所有經過處理的標本再進行抗齲實驗,然后測其牙釉質表面的顯微硬度值。結果顯示氟化鈉涂膜能有效地提高牙齒的抗酸溶解性(P<0.05),而放射線則明顯降低牙齒的抗酸溶解性(P<0.05,表1)。表1 處理前、后以及抗齲實驗后釉質表面顯微硬度值的變化(略)
3 討論
牙釉質有較強的硬度,齲齒發生后隨著組織的脫礦,釉質的硬度不斷下降。因此,早期釉質表面顯微硬度的變化直接反映了釉質脫礦的程度[4]。放射性照射使牙齒受到一定劑量照射后牙齒結構發生破壞,出現脫礦現象。有研究者發現,放射線照射后釉質灶性微孔增多、加深、變大,有的融合成裂隙樣[5]。而氟化鈉涂膜作為局部用氟,較其他局部使用氟化物的方法,具有快速凝固和緩慢釋放氟的特點,在唾液中可持續釋放氟離子[6],使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6scc.cn)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