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前職業生涯 教育存在誤區及大學生就業心理障礙的產生
我國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伍尚未實現專業化,從負責學生工作的隊伍結構來看,就業指 導部門的工作人員負責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學生輔導員扮演的是思想政 治工作的角色,教師扮演的是學業導師,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在實踐層面也被簡單地等同于就業指導,這是一種狹隘的認識。從理論層面看,職業生涯規劃是 個體在內在動力驅使下,把個人發展與社會組織相結合,在對自己 的興趣、愛好、能力和特長等各方面進行合分析與權衡的基礎上,確定自己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劃和行動。目前人們顯然把大學 生職業生涯規劃簡單地理解為職業規劃或就業指導,其目標是尋找最適合的職業。從實際層面看,信息提供的多,觀念教育的少;商業性的指導多,教育性的指導; 擇業的多,講敬業的少;講如何找到滿意工作的多,講找不到滿意的工作怎么辦的少;在大四進行抱佛腳式的擇業指導多,始終對大學生灌輸就業觀念的少;不僅整 個社會大環境如此,我國高校長期以來也不重視職業生涯教育,關注的是就業率,忽視了大學生作為受教育者的特殊性,也沒有從根本上意識要關心大學生的職業發 展問題,對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的教育缺少前瞻性,導致不少大學生在就業中存在心理偏差,一旦遭遇挫折,這種偏差很容易轉化為心理障礙,例如一些畢生一旦就業 理想受挫容易使畢業生產生無能和無助感,一些學生在暫時找不到工作或理想崗位時,會在心理上產生負面果估價等等形成了認知障礙;不少大學生找不到理想工 作,易產生對未來的擔憂、煩躁、自卑怯懦、憤世疾俗等情緒障礙;少數人把無名之火發泄到公共財物上,甚至釀成刑事案件,有的畢業生產生自我貶損,自我封 閉,甚至自殺等行為障礙,進一步影響了學生的求職活動。
職業生涯規劃是一門需要由專業人員來從事的綜合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它是一項系統 工程,需要有過專門職業訓練和心理教育的人員,結合學生性格、趣和特長,來幫助他們逐漸認識自我,確定短期和長遠發展目標,增強他們對職業生涯的強追求意 識,從而不斷完善他們人生價值的實現。
二、在職業生涯規劃理念下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
大生職業生 涯規劃的方法是將大學生自我、學業、理想和環境等各種主客觀因素統籌安排,融合自我評價與管理、職業判斷與選擇、職業發展與創新等步驟。在對大學生職業規 劃的調查中,結果顯示不能給自己明確定位的占 69.4%,聽天由命的占2.4%,而清楚自己未來發展方向的學生只占 28.2%,說明缺乏職業規劃的群體數量還是相當龐大的。因此就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應從低年級做起。首先大學生要進行自我評估,做到自我認知、自我提 高。學生可以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性格等特征,通過參加社團、社會實踐等活動活動考察自己的組織、管理、協調和活動等能力。同時,結合自己的專 業,英語和計算機平,對自己的綜合素質進行全面、客觀和公正的評價,,明確自己適發展的 職業方向。高校應引導學生通過就業指導中心專業的人力資源或理測評軟件,初步了解本人的職業發展傾向,明確職業展目標。在就業指導課中幫助學生了解就業市 場,幫助分析相關專業和他們感興的一些職業,讓學生了解這些職業的特點和發展前景,在此基礎上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對來有一個明確的規劃。高校應建立大學 生職業生涯規劃長效及追蹤機制,資源共享,構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體系。讓大學生從大一開始就合理科學地利用寶貴的大學生涯,為以后職業發展服務,從而源頭解決就業 問題。將就業指導貫穿于整個大學教育的始終,在內容上要緊密圍繞職業生涯規劃理念。將就業指導內容從基本指導為主轉向個性指導為主,從職業生涯、人生規 劃、職業角色技能等更高層面去認識和指導他們的就業行為,學生可以盡早的確定自的職業定位,并且根據自身特點、社會環境和職業需求,制定自己的行動策略并 為之目標而奮斗;將就業指導按生涯規劃理念分層次、分時期劃分,使學生明確了自己的職業目標,通過學習和實踐,不斷加強自己的優勢,彌補自己的不足,提高 自己的職業素養;明確職業定位,在進入職場時就能有的放矢,有目的性的選擇自己的職位,及時掌控行業信息,與企業同步規劃,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而隨時有目的的調整自己的行 動方向,在職業生涯過程中少彎路。
三、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提升大學生就業心理應變能力
根據大學生就業形勢的變化和大學生的擇業特點,通過課程、講座及研討 會,通過團體輔導、個別輔導的機會有針對性地傳授擇業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幫助學生自我認識和正確認識職業狀況,不斷充實大學生的職業知識和職業能力,使 大學生的職業生涯得以充分發展。增大學生職業選擇的能力,建立 起個人短期或長期的職業目標,并結合社會現實,不斷修正及建立的職業目標;幫助大學生進行角色轉換,透過一連串有計劃的教育活動,使大學生成功地步入職業世界。通過職業生涯規劃理念,使學 生掌握擇業心理知識和心理調適方法,培養學生的自我心理調節能力,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大學生學會自我學習、自我完善,有針對地解除心理困惑,提高應對 挫折的能力以及社會適應能力。學會獨立思考、獨立面對現實生活,鍛煉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合理的評價自己,正確對待他人和社會,對生活形成恰當 的期望值;通過各種活動和會實踐鍛煉,在全面了解社會現狀及職業發展趨勢和特點的基礎上,培養自我調節的能力,除各個方面的干擾,以較強的生活適應能力投 入到擇業活動中去,去迎接社會環境和就業現的挑戰。并在此基礎上以積極主動的人生態度,培養駕馭就業市場的各種能力,最大限度地在擇業中的各種機會來實現 自己的人生價值。
【1】 理查德。尼爾森。羅爾斯 你的降落傘是什么顏色一一求職者的圣經[M],北京:企業管出版社1998
【2】 趙云猛。職業生涯設計與職業指導【]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5)。
【3】 彭卓。淺談大學畢業生的擇業心理指導[J]。遵義醫學院學報,2002(1)。
【4】 吉群。就業形勢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交通高教研究,2004(4)。
【5】 楊一平。以生涯發展輔導提升大學生就業力[J]。職業設計,2004(10)。
【6】 陳曼道。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研究D。 湖南師范大學高等教育學專業碩士論文集,2005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6scc.cn)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心理咨詢中助人的基本目標
下一篇:獨立學院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