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是人的第二張面孔——論中職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說話是人的第二張面孔——論中職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王為 北京鐵路電氣化學校
摘要:中職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亟待提高,為此我們在授課過程中加大了口語訓練的力度,本文從口語訓練方法和效果論述了在授課過程中培養口語表達能力的可實施性方法,實踐證明收效顯著。
關鍵詞:中職生;口語表達能力;培養;第二面孔
現代社會需要每個人有較強的口語表達能力,我校曾經對北京鐵路局所屬的 16 個站、段的中職畢業生進行了調查,反饋的信息很不理想,中職生面臨更早步入社會,對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具有更強的現實意義,為此我們在語文課上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加大了口語表達能力培養的力度,在學生中反應良好。
一、授課過程中的口語訓練方法
語文課是中等職業學校的一門重要基礎課!吨械葘I學校語文教改大綱》中明確提出了: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提高現代與往年的聽說讀寫能力……,所以我校教改組決定利用授課時間加大口語訓練的力度,主要方法如下:
(一)語言常規訓練
語言常規訓練主要指利用剛上課5分鐘左右的時間,請一位同學走上講臺進行口語訓練,然后由師生共同小結、評分。為了把這個訓練活動進行下去,首先讓學生了解語文教學大綱對中職生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其次將用人單位的反饋信息公布于眾,在適時地舉一、二個成功的例子,最后講明口語表達能力的評分標準,該成績作為期末總評成績的一部分。訓練內容則要求學生廣泛涉獵各種書籍或講述身邊的人和事,只要自己認為值得講的,有意義的,動人的,長知識的……都可以作為訓練資料。聽完要求后同學們熱情很高,有的到圖書館查閱資料,寫讀后感,摘抄精彩的語言片段以備用,有的訂閱報刊,購買書籍以增加閱讀量,更多的同學則利用業余時間主動找老師交談,由此開始對語文課上的語言訓練產生了興趣。評分的順序是先由學生給分講評,再由教師針對學生的語氣、語速、語調,訓練材料的選擇等內容進行小結,及時鼓勵找出不足,最后給一個合情合理的口語分數,由于是當時講評當時給分,對老師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事實證明只要教師的評分公平合理,學生們認可,這個活動就可以良性地發展下去,每個學期每位同學都有上講臺的機會,中職學校語文授課任務一般是三個學期的,所以學生們在教師的指導下,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口語訓練形式由朗讀到半脫稿再到演講,完成授課過程中的口語訓練任務,而且絕大多數學生認為:第二次上講臺比第一次膽子大了,說話的邏輯思維也清楚多了。
(二)依托教材進行口語表達能力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根據授課計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它包括寒暑假見聞、回答課堂提問、演講、辯論、小品等。
每次寒暑假后用四課時以學生口述假期見聞形式進行口語訓練。開始時,大多數學生的普通話不規范,思維混亂,經過教師的指導,特別是課前語言常規訓練做基礎,現在學生基本上能用較規范的普通話,很有條理地介紹自己的假期見聞了。
上課時,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回答問題,也是一種較好地訓練口語的方法。課堂的氣氛和老師的當堂評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自信心。學生把它看做是教師訓練學生口語的一個手段,從而改變了過去那種把課堂提問當成負擔的認識,提高了學習語文的自覺性。
(三)課末一句話共勉
課末一句話共勉是在下課前,根據時間和學生中存在的具體問題,由學生或教師送給全班同學一句話,可以是格言、警句,也可以是自己總結的一句話。如發現有些學生上了中職以后放松了學業要求,一位學生說道: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是許多人連一次也不善于度過,并告誡同學們不要成為“許多人”中的一員。課末一句話共勉受到學生的喜歡。
二、培養口語表達能力的效果
通過口語表達能力,學生的思維應變能力,語言交際能力,品德素質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思維應變能力得到提高
口語訓練由于交談對象就在眼前,要求大腦告訴運轉,再把想表達的意思有條不紊地說出來,這樣訓練的結果不僅使學生很周密地表達了思想,而且聽、讀、寫的能力也相應地得到了提高。
(二)語言交際能力得到提高
隨著口語表達能力的開展,學生們不僅踴躍回答課堂提問,而且語言簡潔,層次清晰。外地學生也能說一口較純正的普通話與別人進行交流,他們高興地說:我的普通話已經相當不錯了。
(三)學生的品德素養不斷提高
在口語實踐活動中必須要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它是培養和造就社會有用人才的重要環節,也是每一位教師的神圣的使命。有一個班剛入學時學生們集體主義觀念淡漠,這個班的班長利用語言訓練的機會談到了這個問題,他按到了他的初中生活,談到了那位嘔心瀝血被病魔奪去生命的班主任,當他用一句:同學們,生命與青春不僅僅屬于你自己!弊鳛榻Y束語時,課堂上想起了熱烈的掌聲。后來同學們又以《我的班集體》《團結就是力量》作為口語訓練的題目,用事實證明了這個班的學生集體主義觀念正在加強。
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是學生學習語文很重要的方面,各學校也都在大膽地嘗試探索著口語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使之成熟完善。既然與生俱來的“第一面孔”都可以重新打造,那么人的“第二面孔”——口語表達能力具有更強的可塑性,只要我們共同努力,中職生的“第二面孔”——口語表達能力,同樣可以塑造的生動而美麗。
作者簡介:
王為,女,1965年9月出生,漢族,北京人,單位:北京鐵路電氣化學校,學歷:本科,職稱:高級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語文教育教學、班級管理。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6scc.cn)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