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型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作者:李 亞時間:2016-01-25 13:28:59 來源:www.6scc.cn 閱讀次數:1993次 ]
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是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實現統籌城鄉發展的根本路徑,是十八大明確提出的戰略任務。新型農村社區作為新型城鎮化的必經之路,在河南已經于2008 年啟動,河南省對它進行了一系列的時間和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肯定,但是新型農村社區在建設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以扶溝縣白潭中心社區為例,分析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期對新型農村社區的建設有所幫助。
【關鍵詞】
新型農村社區;問題;白潭中心社區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是河南省統籌城鄉發展的結合點和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切入點,也是落實國家戰略、推進中原經濟區發展的創新舉措,更是實現新型城鎮化的必要選擇。國務院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要“按照規劃先行、就業為本、量力而行、群眾自愿原則,積極穩妥地開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試點, 促進土地集約利用、農業規模經營、農民就近就業、農村環境改善”。 河南省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自 2008 年開始啟動, 截止到2011 年,正式開工見者2302 個, 初步建成700 個,設備齊全,服務配套設施健全,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肯定和好評。
但是河南省新型農村社區在廣泛建設的背后,一些問題也凸現出來。本文以扶溝縣白潭中心社區為例,分析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并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
1 扶溝縣白潭中心社區簡介
白潭鎮位于扶溝縣西北部,三市(周口、開封、許昌)、四縣(扶溝、鄢陵、尉氏、通許)交界處,是周口市的北大門。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村莊居民建筑大多建于90 年代以后,風格多為中式坡屋頂建筑,建筑立面及建筑組合形式單調, 建筑質量一般。全村房屋質量按照建設年份分為三類,一類為建于2000 年以后的一些新房,質量良好的建筑,二類為建于90 年代,建筑結構及建筑外立面保持均比較良好;三類為建于70、80 年代、破損嚴重的瓦房、土房或危房。居民居住面積較擁擠,人均居住面積較小,建筑質量較差。宅基地面積較大, 土地浪費情況嚴重。
白潭鎮中心社區所涉及遷并的村莊(田崗、郭莊、杜崗、河咀、王莊、丁莊、蘇莊、世莊)共計3096 人,658 戶。規劃社區用地面積為14.3 公頃,人均建設用地面積為29.1 平方米。規劃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綜合改革試驗區的主體功能區和引領區;2、切實有效的機制體制創新、高效集約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3、集聚節地、功能齊全、環境優美、設施完善、民生和諧的生態社區;4、全縣重要的商貿集散區。
2 社區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2.1 融資渠道不暢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 并且建設周期長,資金回收期不確定,因此,資金是制約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重要因素之一,據鄉鎮初步測算,每戶建筑面積以80--120 ㎡計,建房資金需要12-- 18 萬元,主要靠群眾集資和政府補助。建設500 戶以上規模的社區,按照目前設計要求,水、電、路、供暖、垃圾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投入戶均需2--3 萬元,資金壓力相當大,社區建設向縱深推進存在很大的難度。扶溝縣白潭中心社區在建設過程中資金來源單一,主要靠開發商自有資金及銀行貸款。融資方式單一,數量有限,并且資金的使用成本較高。吸收過多的股東必然造成各股東管理意見不統一,相關問題難以在短時間內達成一致的看法,極大的影響到管理的效率。這都是融資渠道單一帶來的弊端。因此, 如何的拓寬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融資渠道成為社區建設的一個關鍵問題。
2.2 部分農民對新型農村社區認識不清,土地征收困難
雖然正式動工之前,開發商做了很多工作宣傳工作,比如聘請設計人員講解, 村鎮領導動員,開發商實地挨家挨戶的實地走訪,但是部分農民仍然不愿意放棄土地。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部分農民世代種地,突然讓其放棄土地不愿意,覺得沒有安全感,家里的收入來源沒有保障。二是在補償費用上有分歧。部分農戶覺得開發商補償的費用不合理,達不到自己的預期,所以遲遲不肯簽訂合同。特別是“40 后”和“50 后”的居民找不到工作, 收入水平很低。拆遷補償問題不能妥善解決,容易激化矛盾,影響農村社會穩定。三是部分農戶較為貧困,無力承受新居房價;四是不愿意承擔小區的物業管理費; 五是有些農戶世代住平房,帶有院子,寬敞,不習慣住樓房,覺得樓房面積小,很多的農用工具無法處理。
2.3 缺少產業支撐
產業支撐就是以現代產業體系支撐農村轉型升級,發展新型農村社區配套產業和項目,支持農民就近就業,“既不離鄉又不離土”,在農村就地實現農民向第二、三產業轉移,實現生活、生產方式轉變,其是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基礎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要以產業發展為基礎,突出特色, 因地制宜,開發具有市場優勢和地方特色的產品,大幅度提高農業的升值效果,變傳統產業為優勢產業,開辟出新的農民增收致富穩定來源。強化產業支撐是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與發展的關鍵。產業發展有利于推進新型農業現代化進程,有利于促進社區“三化”協調發展。
扶溝縣白潭中心社區雖然在規劃時做了產業規劃:第一產業——主要發展有機小麥、蔬菜和瓜果等高產作物種植,在搬遷后的村莊用地上發展養殖業,為鎮區和社區人們提供高品位生活保障;第二產業——依托白潭鎮自身區位優勢,發展加工業、輕工業;第三產業——在滿足自身公共服務的同時,發展擁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農家服務業,提高農民收入。并且還規劃了生態園區,農業生態園區,高產作物區,商貿服務業等,但是白潭真的產業發展還處于低級階段,難以保障農民的就業及促進白潭鎮經濟的發展。還需要自己的支撐產業。
2.4 社區的管理問題
新型農村社區是相對于傳統行政村和現代城市社區而言的,它既與傳統自然村落、行政村組迥異,又與城市社區不同。所以,新型農村社區管理是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全新的課題。房子建出來不是最終目的,物業的管理同樣重要。新型農村社區與城市社區不同。新型農村社區是統籌城鄉發展的產物,是新型城鎮化的主要內容,但又不同于城市社區。新型農村社區通過合村,將好幾個存的人集聚到一起, 隨著逐步融入社區圍繞“同住”“住好”,成立新的超越村界的社區管理協調組織是當務之急,常見的現象是居民雖然在住房條件上城鎮化了,但生活習慣與居民素質仍然仍未改變,加上小區物業管理水平不高,使得許多社區的面貌并不好。如何使得新居民快速適應城鎮生活方式、融入主流社區并從醫療,教育,培訓等多方面分享城鎮化的成果是新型農村社區需要解決的問題。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6scc.cn)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基于缺失值簡單插補的聚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