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共享與區域產業鏈創新

作者:時間:2010-07-28 16:52:41  來源:  閱讀次數:1073次 ]
摘要:現代企業的競爭已演繹為企業所在產業鏈的競爭,而產業鏈的競爭力又是由產業鏈的創新能力決定的。企業間知識的有效集成與共享能促進整個產業鏈的創新潛能的提升。
關鍵詞:產業鏈  知識共享  創新
        0 引言
        現代企業的競爭已逐漸演繹為企業所在產業價值鏈之間的競爭,產業鏈的競爭力由產業鏈的創新能力決定的,誰成為產業鏈創新中的領先者,誰就能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使得知識成為保持競爭優勢的重要資源,而知識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得到發展,只有在流動和共享的基礎上才能更好的促進新知識的產生。研究區域產業鏈中的企業知識共享,旨在實現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在產業鏈中的傳播和擴散,促進知識在不同主體間的充分交流和共享,培育企業個體或產業鏈整體的創新能力,這對區域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知識共享的運行機制
        1.1 知識共享的范疇
        知 識有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兩種類型。顯性知識是易于編碼、易于用正式系統化的語言傳播、易于理解與共享的知識,如程序、數學表達、計劃書、手冊等;隱性知識 往往存在于人的大腦中,通過行動、技能等表現出來,是不易表達的、難以交流的、情境的知識,如員工個人的技術專長、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企業的制度規 范、文化和慣例等[1]。其中隱性知識是形成企業核心能力、培育競爭優勢、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1.2 知識共享的過程
        著 名知識管理專家漢森將知識共享的過程分為知識尋找和知識轉移兩個階段[2]。當組織自身的知識存量和知識結構不能解決面對的問題時,就會轉向外部尋求相關 知識的支持。在知識尋找階段既要找到擁有并愿意提供知識的組織又要在眾多組織中找到最合適的知識。知識轉移包括知識傳遞、知識吸收和知識反饋三個子過程。 知識傳遞要求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形式、渠道傳遞知識,以便需求方能正確地理解知識;知識吸收是需求方對接收到的知識,結合自身的知識背景和實際情況進行整 合與應用,不斷完善和深化,并形成新知識;知識反饋則是為解決知識傳遞過程中出現的偏差,知識供需雙方要多次進行互動,以保證知識轉移的效果。
        產 業鏈上的各行為主體,無論其規模大小或知識存量的多少,都同時扮演著知識提供方與需求方的雙重角色。由于企業之間在市場開拓、產品研發、技術革新、銷售渠 道、經營管理、人力資源等方面存在共性和互補性知識,所以知識尋找過程首先發生在這一層次。若企業無法找到合適的知識源,即會擴大尋找范圍,在科研院校、 中介機構、金融機構、政府等組織或區域外相關產業鏈尋找。尋 找到合適的知識源,知識需求方與提供方之間在一定的契約關系、信任水平、補償制度、激勵機制等條件具備的前提下開始知識轉移,由于知識的難易、學習者能力 的差異、提供方共享意愿的高低等原因,知識轉移的過程發生不止一次。在知識的多次傳遞、吸收、反饋過程中,供需雙方的知識存量都會增加,從而形成知識共享 的良性循環。
        1.3 知識的集成與創新
        不同細分專業知識的碰撞容易產生新的思想,關聯企業通過聚會 交談、會議研討、合作開發等渠道進行交流,溝通產業隱性知識,可以促進創新產生。企業間知識集成的目標是提高企業吸收、使用和集成知識的能力,提高企業技 術創新能力。日本學者野中將企業間的集成分為四種方式:隱性知識的集成、顯性知識的集成、顯性知識到隱性知識的集成、隱性知識到顯性知識的集成。[3]
        將分散在企業員工頭腦中的隱性知識和分散在企業間的顯性知識進行轉換集成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實現知識共享的過程。通過對企業間知識的有效集成共享,可以提高整個產業鏈的創新潛能,或者可以說企業間的協作創新也就是知識的集成和共享的過程。
        2 知識共享促進區域產業鏈創新
        知識經濟時代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知識已經逐漸成為企業成長、經濟增長、社會發展的關鍵性資源,當一個企業自身技術、能力等資源無法滿足其成長需要時,就要向外部尋找這種資源,以增強自身的創新能力,而知識共享則是實現資源尋找和資源創新的最佳方式。
    產業鏈有線狀和網狀之分。線狀產業鏈多為傳統產業,知識共享的范疇多是關于產品技術工藝的特殊性知識,產業鏈創新能力的提升通常要靠核心企業帶 動,核心企業在一定層面上開展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等,在知識、技術、人才、信息等方面產生需求,從而拉動零部件生產商或協作企業的創新活動。配套企業承接 核心企業的知識溢出,積極參與產業創新,只有產業鏈上的企業加強知識的互動共享和創新合作,才能形成整個產業鏈的創新能力[4]。
        網狀產業鏈大多為高技術產業,高技術產業的創新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各種信息的迅速收集與處理以及對各種資源的快速整合,因此公共服務平臺的作用不能忽視。眾多金融機構、中介組織、研究與教育培訓機構能在知識、技術、人才、信息等方面為企業提供專業的支持,能幫助企業及時獲得最新資訊,促進知識和技術的創新。
        3 促進產業鏈上企業知識共享的主要措施
        為提高產業鏈的整體創新能力,應加快產業鏈的知識共享進程,特別是加強隱性知識的學習共享,實現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的良性轉換循環,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3.1 建立企業間知識共享的平臺
        知識共享需要一定的平臺支持。隨著計算機和網絡的迅猛發展, 應充分利用先進技術為企業知識共享服務,使區域內企業能夠快速、方便地獲取和共享所需要的知識,并且能夠靈活地捕捉,正確地分類、消化和利用來自相關產業 的知識。因此,要加快區域內信息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構建以局域網或互聯網為基礎的知識共享平臺,利用數據倉庫、文件管理系統、數據采掘等技術來獲取信息 中隱含的知識,利用網絡技術、群件技術、計算機協同工作等,保證知識的充分共享。
        3.2 構建有利于企業間知識共享與傳播的氛圍和環境
        知 識共享的推動依賴制度文化的配合。圍繞區域產業鏈的特點建立有利于知識共享的文化,提供多樣化的知識共享交流流程和層級網絡,是產業鏈企業間知識共享的有 效保證。因此要營造共享環境,可以通過行業協會、文化團體或非正式組織,將從事相同或相似工作的人們聯系起來,使知識和技藝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共享和傳播。 同時加大教育、金融、中介等公共服務機構的建設,為企業創新提供專業的支持。
        3.3 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
        良好的激勵機制能在組織內形成有效的隱性知識共享環境。隱性知識多以個體知識的方式存在,而個人價值的差異又往往通過在組織內的地位或薪酬待遇體現,因此有必要通過良好的激勵機制來維護個體的經濟利益,以順利地實現知識共享。如設立專項激勵津貼或酬金,讓有特殊貢獻的人才持有企業股份等方式。同時產業鏈上的企業間也要建立相應的機制來防范惡性競爭以保證積極參與者的利益。如建立知識補償機制、知識創新者與使用者之間建立相互持股的機制等。
參考文獻:
[1]周海煒.核心競爭力:知識管理戰略與實踐[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33.
[2]Hansen M.T. The search-transfer problem: The role of weak ties in sharing knowledge across organization subunit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9,44 (1) :82-111.
[3]芮明杰等.論產業鏈整合[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157
[4]陳玉川.區域產業鏈創新能力管理初探[J].特區經濟,2007(7):242~244.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6scc.cn)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論文發表在線咨詢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廣告推薦

文章評論

共有 0 位網友發表了評論

閱讀排行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亚洲 |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麻豆精品久久精品色综合| 色与欲影视天天看综合网| 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激情综合 |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欧美在线 |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夜夜|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 色综合合久久天天综合绕视看| 鲁一鲁一鲁一鲁一曰综合网|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蜜桃|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色诱久久久久综合网ywww|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激情综合 | 久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欧美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 久久久久噜噜噜亚洲熟女综合| 香蕉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宅男自|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第一页| 天天av天天翘天天综合网| 曰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 国产精品综合久成人| 麻豆精品久久精品色综合 | 色综合天天综合婷婷伊人| 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综合中文网| 日韩欧美Aⅴ综合网站发布|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AV| 亚洲欧美综合中文|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来|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 日本道色综合久久影院| 亚洲欧美国产日产综合不卡|